ETtoday追光紀實

台北樹蛙的寒冬新生

▲台北樹蛙。(圖/記者湯興漢攝)

▲入冬後便是台北樹蛙的繁殖季節。(圖/記者湯興漢攝)

圖、文/記者湯興漢

每年的11月,當立冬之後,天候漸涼,東北季風開始吹起時,台北樹蛙就開始唱起情歌展開求偶之旅!

台北樹蛙在經過求偶繁殖產卵後,就完成階段性的任務。蛙卵孵化後就成小蝌蚪,之後長出了後腳,再長出了前腳,離開水域,爬上陸地,這時牠就是小小台北樹蛙了。經過一段時間,尾巴慢慢變短消失,體型也越來越大。體色也從黑褐色轉成淡褐色,再慢慢的轉成背部綠色,腹部淡黃色的成蛙型態,這時已經是來年的三四月了。

長大後的台北樹蛙,會離開原來的出生地,往四週散去去過自己的生活。等到當年的冬天,牠們會再度聚集到適當水域展開求偶繁衍下一代,週而復始生生不息。

▲台北樹蛙。(圖/記者湯興漢攝)

▲有感覺台北樹蛙在對你笑嗎?。(圖/記者湯興漢攝)

 
關鍵字: 樹蛙

分享給朋友:

推薦閱讀

BNT兒童疫苗 中正紀念堂開打

台北榮總於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開設兒童BNT疫苗接種站,提供5到11歲兒童基礎第一劑接種。今(1)日一早即湧入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前來排隊。北榮副院長侯明志表示,截至九點半前即有近200位小朋友完成接種,估計一天可施打2000到3000劑,量能充足,現場每半小時施打一批,小孩子到了隨時能打,幾乎不用等。

台北樹蛙的寒冬新生

每年的11月,當立冬之後,天候漸涼,東北季風開始吹起時,台北樹蛙就開始唱起情歌展開求偶之旅。

疫情促自由廣場一夕轉型 成北部篩檢重鎮

中正紀念堂PCR篩檢站自17日啟用至今(19)日下午,累計採檢人數突破1萬人,有效紓解各醫院急診壓力。對此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特別向第一線醫護同仁致謝,也感謝到場民眾配合。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證實,於北北基桃設立的九個戶外篩檢站中,中正紀念堂是採檢人數是最多的,每天有接近1800人的採檢量。

偽裝高手面天樹蛙

一路往福州山公園內部去,路旁一顆老樹上一個小東西抓住了我的目光。遠遠看,小東西跟樹幹幾乎巧妙的融合在一起,心想該不會被我發現樹皮螳螂這種好東西吧!走近一看不是樹皮螳螂,是一隻不知名的樹蛙。樹蛙身體表現凹凹凸凸,皮膚上的花色幾乎跟樹幹融為一體,遠遠看你很難分辨出來,這是大自然最巧妙最高明的偽裝術,真的令人讚嘆與敬佩!

讀者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