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Ttoday追光紀實

翠綠嬌客台北樹蛙

▲台北樹蛙。(圖/記者湯興漢攝)

▲我可愛嗎?(圖/記者湯興漢攝、下同)

圖、文/記者湯興漢

寒冷的冬天萬物俱寂,但這時卻是台北樹蛙大出的繁殖季節。每年十一月開始,台北樹蛙就陸陸續續的回到出生地忙著操辦牠們的終身大事,直到來年的二月才告一段落。在大地一片安靜的季節,台北樹蛙就成了最亮眼的明星。

台北樹蛙背面是綠色的,肚子呢是黃色的。正常狀況牠永遠都趴在葉子上,腹部緊貼葉面的在睡覺,要看到牠的小肚肚是不可能的。想要拍的小肚肚只能把牠吵醒,請牠移尊就駕,讓牠活動活動筋骨,在活動的空隙中去抓機會拍牠的小肚肚。

▲台北樹蛙。(圖/記者湯興漢攝)

有時候在野外拍樹蛙身邊多少會有人在圍觀,拍著拍著就會冒出一句話:哇,有青蛙耶!No....不要再叫台北樹蛙是青蛙了,所有的樹蛙都跟青蛙不一樣,這兩者間是有很大的區別的!

首先,名字不一樣。青蛙泛指那些生活在水裏或是水域週邊的蛙類,這些蛙離不開水邊,以水為家。樹蛙,顧名思義牠們是生活在樹上的,會在離開水面的植物上面活動的蛙類。牠們跟青蛙一樣,皮膚無法鎖水,雖然可以上樹離開水域生活,但基本上生活環境還是在潮濕多雨的地方。

▲台北樹蛙。(圖/記者湯興漢攝)

再來,青蛙因為要在水裏活動,所以腳上是有蹼的。樹蛙因為會在植物上攀爬活動休息,所以牠的腳趾上有趾墊,類似吸盤的功能,可以有效的攀附在植物葉片上。

所以啊,以後有看到蛙爬在樹上,或是停在葉子上休息,不要再喊牠們是青蛙了,人家是樹蛙啦!

▲台北樹蛙。(圖/記者湯興漢攝)

▲悄悄地探出頭,你是在拍我嗎?(圖/記者湯興漢攝)

分享給朋友:

推薦閱讀

BNT兒童疫苗 中正紀念堂開打

台北榮總於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開設兒童BNT疫苗接種站,提供5到11歲兒童基礎第一劑接種。今(1)日一早即湧入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前來排隊。北榮副院長侯明志表示,截至九點半前即有近200位小朋友完成接種,估計一天可施打2000到3000劑,量能充足,現場每半小時施打一批,小孩子到了隨時能打,幾乎不用等。

台北樹蛙的寒冬新生

每年的11月,當立冬之後,天候漸涼,東北季風開始吹起時,台北樹蛙就開始唱起情歌展開求偶之旅。

疫情促自由廣場一夕轉型 成北部篩檢重鎮

中正紀念堂PCR篩檢站自17日啟用至今(19)日下午,累計採檢人數突破1萬人,有效紓解各醫院急診壓力。對此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特別向第一線醫護同仁致謝,也感謝到場民眾配合。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證實,於北北基桃設立的九個戶外篩檢站中,中正紀念堂是採檢人數是最多的,每天有接近1800人的採檢量。

偽裝高手面天樹蛙

一路往福州山公園內部去,路旁一顆老樹上一個小東西抓住了我的目光。遠遠看,小東西跟樹幹幾乎巧妙的融合在一起,心想該不會被我發現樹皮螳螂這種好東西吧!走近一看不是樹皮螳螂,是一隻不知名的樹蛙。樹蛙身體表現凹凹凸凸,皮膚上的花色幾乎跟樹幹融為一體,遠遠看你很難分辨出來,這是大自然最巧妙最高明的偽裝術,真的令人讚嘆與敬佩!

讀者迴響